近日,全球材料科学巨头艾利丹尼森宣布以3.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9亿元)收购Meridian Adhesives Group旗下地板粘合剂业务,这是该公司过去十年来在胶粘材料领域的又一起战略并购。回望艾利丹尼森十年并购历程,从欧洲到亚洲,从压敏材料到RFID标签,其每一步都精准指向“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这条并购之路,对正处在转型升级关键期的国产胶企而言,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艾利并购逻辑:精准、协同、高价值
分析艾利丹尼森过去十年的收购案例,从2016年收购Mactac欧洲业务,到2017年收购中国永乐胶带,再到2021年收购ACPO Ltd.,其并购策略呈现出明显特点:
一是专注细分领域技术标杆。艾利丹尼森不追求规模最大,而是选择在各细分领域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无论是Meridian在地板粘合剂领域的技术领先,还是Smartrac在RFID领域的专长,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二是强化协同效应。每次收购都注重与现有业务的互补性,通过整合提升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如收购Meridian地板业务后,艾利丹尼森可将其材料科学优势与Meridian的应用技术结合,创造更大价值。
三是聚焦高利润市场。被收购企业通常具有可观的运营利润率和良好的现金流,如Mactac欧洲业务拥有多种高利润业务,Meridian地板业务也表现出可观的运营利润率。
国产胶企现状:大而不强,同质化竞争严重
相比之下,国产胶企尽管在规模上已有长足进步,但整体仍面临“大而不强”的困境。大多数企业集中在低端市场,通过价格战获取订单,研发投入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在高端特种胶粘剂领域,仍然依赖进口产品。
同时,国内胶企的扩张多局限于产能扩张和地域扩展,通过并购实现技术升级和市场拓展的案例相对较少,且缺乏系统性战略规划。部分企业即使进行并购,也往往更关注短期财务收益,而非长期技术协同和价值创造。
启示一
艾利丹尼森的案例表明,单纯追求规模扩张并非最佳路径。国产胶企应当重新思考发展战略,从规模导向转向价值导向,专注于高利润、高增长的细分市场。
例如,在新能源汽车、电子半导体、绿色包装等高增长领域,存在大量特种胶粘剂需求。国产胶企可通过对细分领域技术型企业的并购或合作,快速获取核心技术,避免从零开始的漫长研发周期。
启示二
艾利丹尼森的成功在于平衡了有机增长和并购增长的关系。国产胶企也应建立系统的并购能力,包括战略规划、目标筛选、尽职调查和整合管理能力。
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许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可能面临传承或发展困境,这为有准备的胶企提供了并购机会。通过并购获取新技术、新市场和新能力,可与内部研发形成互补,加速企业转型升级。
启示三
艾利丹尼森收购的企业大多在特定细分市场具有领先地位和较强客户粘性。国产胶企也应放弃“什么都做”的思维,选择适合自身的细分领域深耕,构建技术壁垒和客户忠诚度。
即使是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只要在特定领域做到极致,也能成为有价值的并购标的或独立发展的“隐形冠军”。
启示四
艾利丹尼森的并购布局具有明显的全球化特征,从欧洲到亚洲,从美国到以色列。国产胶企也应培养全球化视野,不仅关注国内市场,还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技术资源和市场机会。
同时,并购后的整合需要充分考虑本地化特点,保留被收购企业的核心优势和团队稳定性,实现“全球化资源、本地化运营”的最佳状态。
结语
艾利丹尼森的十年并购路展示了一家材料企业通过战略并购实现持续增长的路径。对于国产胶企而言,单纯依靠价格竞争和产能扩张的时代已经结束,未来属于那些能够聚焦高价值领域、通过有机增长与战略并购相结合、构建独特竞争优势的企业。
在胶粘剂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国产胶企需要加快战略转型,从规模竞争转向价值竞争,从技术追随走向创新引领,才能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有利位置。艾利丹尼森的并购之路,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这一转型的路线图与实践参考。
来源:广东功能膜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
江苏大秦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江苏大秦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电话:13052361373
邮箱:13052361373@163.com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大道东688号
扫码关注获取
更多展会资讯